一粒收成敌万仓,可怜别甑不炊香。
簸箕唇外打𨁝跳,八十四人皆秕糠。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一粒收成敌万仓”比喻诗人的诗才,“可怜别甑不炊香”比喻僧人的佛门生活。“八十四人皆秕糠”指僧人四十多人,没有一人能真正悟道。

[译文]

一粒米可以收获一万斗粮,可惜我那新蒸的饭甑却无法烧火。

八十四个和尚,个个都像秕糠一样无用。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诗人送一个僧人去江西弘法的情景。开头两句,以夸张手法写诗人的诗才,“一粒收成敌万仓”,意思是说,他一首诗就抵得上万斛粮食。这里用“一”字来形容他的诗歌数量之多,用“万”字来形容他诗歌的价值之高,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接下来两句,写诗人送别的场景,“可怜别甑不炊香”,意思是说,新蒸的饭甑却无法烧火,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无奈,又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的同情和关切。“八十四人皆秕糠”一句,用佛教中的“八十四化身”来比喻僧人,意思是说,他们都是些空有名头的假和尚,毫无实学。最后一句,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思是说,他们的修行也只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境,最终只能落得个一无所有的下场。

【答案】

示例:

送僧之江西

一粒收成敌万仓,可怜别甑不炊香。

簸箕唇外打𨁝跳,八十四人皆秕糠。

译文:

一粒米可以收获一万斗粮,可惜我那新蒸的饭甑却无法烧火。

八十四个和尚,个个都像秕糠一样无用。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诗人送一个僧人去江西弘法的情景。开头两句,以夸张手法写诗人的诗才,“一粒收成敌万仓”,意思是说,他一首诗就抵得上万斛粮食。这里用“一”字来形容他的诗歌数量之多,用“万”字来形容他诗歌的价值之高,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接下来两句,写诗人送别的场景,“可怜别甑不炊香”,意思是说,新蒸的饭甑却无法烧火,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无奈,又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的同情和关切。“八十四人皆秕糠”一句,用佛教中的“八十四化身”来比喻僧人,意思是说,他们都是些空有名头的假和尚,毫无实学。最后一句,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思是说,他们的修行也只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境,最终只能落得个一无所有的下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