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土不拘,东土不管。
口边落节,臂边拔本。
自携只履赋归欤,脚下至今犹未稳。
【解析】
此诗为七绝,前两句写达磨的超脱和自信;后两句写他归隐山林的决心。全诗以“自携只履赋归欤”一句作结,言其心志。首联直抒胸臆,颔联借物抒情,颈尾联用典明志。
【答案】
译文:西土不拘束,东土也不去管束。
口边落着节,臂边拔起本。
自己带着一只鞋回去问归去,但脚底下还不稳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赞颂达磨禅师来表达自己归隐的心愿。首二句写达磨禅师超脱世俗、自信从容。首联“西土不拘,东土不管”,意思是说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不受世俗的羁绊。这里的“西土”“东土”,指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两个重要地方,即西域(今新疆)和中原。这里所说的“不拘”“不管”,既指禅宗不立文字而主张直接悟性的教旨,又指禅宗的传法方式——不传衣钵,而传心印,强调的是个人修行与觉悟的重要性,而不是对外界环境的依附。
颔联进一步描写这位禅师超逸洒脱的情怀,以及他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口边落节”指的是达磨禅师口中常念佛经,“落节”就是“脱落”。这里的“节”是指僧人头上所戴的帽子或佛帽,“落节”则是指不再戴上它。“臂边拔本”中的“拔本”也是指摘取佛帽,因为“本”指佛家戒律,所以“拔本”也就是指脱离佛教戒律,不再受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达磨禅师嘴里念念有词,心中却早已摆脱了世俗的羁绊。颈联“自携只履赋归欤”,意为达磨禅师已经决定回到故乡隐居,准备在那里度过余生了。尾联“脚下至今犹未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达磨禅师回归自然,过上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