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不到处,不妨道著。
吸尽长江,冲开碧落。
的的金圈栗棘,一一天花乳酪。
杨岐消息俨然存,大用机前活卓卓。
山僧合掌有分,诸人如何啖啄。
玉鉴光中宇宙宽,双双放出辽天鹘。
【解析】
这是一首颂佛诗,全诗以赞颂佛法无边、广大无际为主题,通过对“金轮”、“碧落”、“大用”等佛教用语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智不到处,不妨道著。”意指佛性没有显露的地方,不必刻意去追求;只要用心领悟,就能达到目的。
“吸尽长江,冲开碧落。”“碧落”指青天。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博大精深,能吸收宇宙间的一切精华,也能冲开一切障碍,照亮万物。
“的的金圈栗棘,一一天花乳酪。”这里,“的”是定语后置标志词。“的”字在此处作动词用,即“拥有”“具有”。句中将佛像比作“金圈栗棘”,将佛光比作“天花乳酪”,既表现了佛光的耀眼夺目,也表现出佛性的庄严神圣。
“杨岐消息俨然存,大用机前活卓卓。”这里“杨岐”是禅宗六祖慧能的法名,“消息”指消息灵通、灵验。“俨然存”意为消息灵验、灵验明显。“大用机前活卓卓”意为在关键时刻显现出非凡的威力。
“山僧合掌有分,诸人如何啖啄。”“山僧”指僧人。“啖啄”意为吃喝。这里,作者借佛经中的话来告诫人们,佛的智慧如同甘露一样滋润着众生的心田,而那些修行者却常常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不能体悟其中的妙处。
“玉鉴光中宇宙宽,双双放出辽天鹘。”这里的“玉鉴光”指的是佛光,“辽天鹘”指的是神鸟天鹅。这四句诗通过对佛光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佛法的广阔无边和神秘莫测。同时,也将修行者和世间众生进行了对比,指出修行者应该摒弃杂念,专心致志地去领悟佛法的真谛。
【答案】
译文:
佛性无处不在,无需刻意追求;只要你用心领悟,就能达到目的。
佛性的力量无比强大,能吸尽江水,冲破青天;你的佛性和光华就像金圈和栗棘一般,闪耀着迷人的光泽;你的佛性就像天花般纯洁,又像乳酪般甘美。
你的消息非常灵验,佛性无处不在;你的智慧犹如在关键时刻显现出的威力一样强大;你的存在就像是山中的僧人那样,合掌而有智慧,让人感到亲切;那些修行者却常常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不能体悟其中的妙处。
你发出的佛光如同玉镜一般明亮,照耀着广阔的宇宙空间;你的佛性就如同双飞的神雕,从辽远的天空翱翔而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佛诗,全诗以赞颂佛法无边、广大无际为主题,通过对“金轮”、“碧落”、“大用”等佛教用语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