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凌霄峰,嵯峨倚寥泬。
一夜天风忽吹折,木马悲嘶,石人哽咽。
晓来云散谷风清,千古虚堂照明月。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八十一
【注释】
拔地:高耸直入云霄。凌霄峰:形容山峰高耸,如凌驾于霄汉之上。嵯峨:形容山势峻峭,层叠起伏。倚:依傍。寥泬(liǎo xuē):空旷寂静。木马:喻指高大的山峰。石人:石制的雕像,这里比喻山石。悲嘶:悲鸣。石人哽咽:象石人一样因风折而哭泣。晓来:天刚亮的时候。谷风清:清晨的山间风声。千古虚堂照明月:古代的庙宇,在漫长的时光中,只有月亮和明月相伴,显得格外寂寞凄凉。
【译文】
高耸入云的山峰,峻峭险峻,突兀而起。一夜之间狂风大作,吹断了高耸的山峰,如同悲痛的马儿在哀鸣,悲伤的人们泪流满面。清晨时,山间风清云散,万籁俱寂,唯有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古寺,显得格外孤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自然美景与人生感慨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一座高耸入云、峻峭险峻的山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然而,突如其来的狂风使得这座山峰被折断,如同悲痛的马匹在哀鸣,悲伤的人们泪流满面。清晨时分,山间风清云散,只剩下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古老的寺庙,显得格外孤寂凄凉。整首诗通过对山峰、狂风、夜晚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