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那青青处,山高云半垂。
面面栽荆棘,游人到者稀。
寥寥五十载,昨是今何非。
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邬那青青处”作为开篇,描绘了一片青翠的山林景色。诗中的“山高云半垂”,通过描绘山峰之高以及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静谧的意境。接着,“面面栽荆棘,游人到者稀”两句,则表达了这片山林虽然美丽但人迹罕至,难以接近的孤独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视角转向了时间的流转。通过“寥寥五十载,昨是今何非”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变化的描绘,也是诗人自身经历的一种反思。最后一句“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则将视角再次拉回到自然景观上,通过对太湖美景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这种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和哲理的方式,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