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
远自三山起,高连两岸平。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
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

钱塘江潮

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
远自三山起,高连两岸平。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
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

注释:

  1. 初闻万马声:刚开始听到时,声音如同无数匹马奔腾而来。
  2. 渐觉似长城:逐渐感觉这声音如同连绵不绝的长城一般。
  3. 远自三山起:潮水从远处的三山开始涌动。
  4. 高连两岸平:潮水高度达到岸边,显得非常壮观。
  5. 凌风添怒势:风助威势,使潮声更加猛烈。
  6. 映日作虚明:阳光映照下,潮水仿佛有了虚幻的光芒。
  7. 若是吴胥魄:如果潮水能够成为英雄吴王夫差的魂魄(象征其英勇),将如何渡过越国的军队。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观潮时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将钱塘江潮的威力和壮丽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整个场景生动而形象。例如,“初闻万马声”用“万马”形容潮声巨大如同无数马匹奔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吴胥魄”一语双关,既是对吴王夫差英勇的赞美,也暗喻潮水的威力之大,足以改变历史进程。整体而言,此诗不仅记录了一个自然奇观,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