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富贵不嫌贫,天地悠悠任此身。
飞步任教趋要路,好怀到底属闲人。
自归白屋交游远,认得青山面目真。
平地退藏知是宝,太行从古有摧轮。
注释:不求富贵不嫌贫,天地悠悠任此身。
飞步任教趋要路,好怀到底属闲人。
自归白屋交游远,认得青山面目真。
平地退藏知是宝,太行从古有摧轮。
赏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的赞美和追求。诗中“天地悠悠任此身”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洒脱。他不受世俗的束缚,不被金钱和地位所左右,而是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让人深感他的高洁和坚韧。
第二句“飞步任教趋要路”,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态度。他认为人生短暂,应抓住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被世俗所累,迷失在名利场上。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到他的智慧和勇气。
第三句“好怀到底属闲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他认为只有在平静的环境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让人深感他的淡定和从容。
第四句“自归白屋交游远”,则描绘了他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他选择远离尘嚣,与世无争,过着隐居的生活,以此来净化心灵,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让人深感他的独立和自由。
第五句“认得青山面目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他认为只有亲近自然,才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神奇。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让人感到他的善良和纯真。
最后一句“平地退藏知是宝,太行从古有摧轮”,则总结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认为在平凡的地方也能找到宝藏,而在困难面前也能勇敢前行。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到他的勇气和决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一个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诗人形象。他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独立自由的生活态度,让人深受启发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