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既橐籥,坱圠斯无穷。
下达于幽阴,上彻于穹窿。
物各限己私,是以无全功。
高人作轩宇,与彼造化通。
洋水皆心深,一碧涵虚空。
洗尽世间尘,万象皆冲融。
乾坤清淑气,大集于其中。
为语登轩人,快睹开昏蒙。

【注释】

造化: 指天地万物的创造和变化。坱圠: 高大雄伟。全句意为:天地造化之神奇伟力,是无穷无尽的。下: 向。幽阴: 阴暗之处。上彻于穹窿: 直达高天云霄。穹窿: 高高的、圆顶状的物体。物各限己私: 事物各有其局限,不能无偏无倚。全句意为:天地之间万物各自有自己的局限性,因此没有全能成功的。高人作轩宇: 指高明的人建起高大的屋宇。轩宇,高大的房屋。与彼造化通: 指高明的人与自然界的造化相通,即能领悟到自然之道。洋水: 大海。皆心深: 都蕴藏着深沉的心志或思想。一碧涵虚空: 一片碧绿,包容了广阔的空间。洗尽世间尘: 洗去世上一切的污秽和尘埃。万象: 一切事物的总称。冲融: 融合在一起,和睦相处。大集于其中: 大自然的清新之气凝聚在这里面。快睹开昏蒙: 很快看到了被黑暗遮盖的事物。

【赏析】

这首小诗通过写清渭滨上的轩亭和登临此亭所见的景象来说明人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有所作为的道理。

“为清渭滨赋集清轩诗”首句点明题意。诗人站在清渭河畔,看到岸边的轩亭,便联想到《庄子·刻意》中说的:“吹毫(毛)者,心也;宣(画、描绘)毫者,心也。”这两句的意思是:天地造化的力量无边无际,它既在低处又向上直达云霄。这里用“橐籥”形容造化的神奇伟大。“坱圠斯无穷”是说造化的伟大力量无边无穷。“下达”指造化的力量从低处向高处伸展,“上彻”指造化的力量从低处向高空伸展。“物各限己私”,这是说万物各有一定的局限,因而不可能有完全的成功。“是以无全功”是说由于万物都有局限,所以没有全能成功的事。这里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相对性,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因而不能求全责备。

三、四句承接前两句的意思,进一步阐述事物都有局限,不能无偏无倚。“高人作轩宇”,是指高明的人建起高大的房屋来,以期与自然造化相通。“与彼造化通”是说高明的人能够领悟自然造化的真谛,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洋水皆心深,一碧涵虚空”,意思是大海都蕴藏着深邃的思想或感情,而且包容着广阔的空间。“一碧”指青翠的海面。“洗尽世间尘”是说洗去世上一切的污秽和尘埃,使心灵得到净化。“万象皆冲融”,意思是一切事物都能和睦相处。“乾坤清淑气,大集于其中”是说大自然的清新之气凝聚在这里。这几句诗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和理想。

最后四句是全篇的总结与启示。“为语登轩人,快睹开昏蒙”,“为语”即告诉,“开昏蒙”是使昏暗的东西重新显现出来的意思。“快睹”意思是很快看到了,“开昏蒙”比喻指摆脱黑暗,恢复光明。这几句的意思是:告诉登楼观赏的人吧,很快可以看到遮蔽住的自然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哲理不仅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首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性和性格特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境界的追求和赞美之情。同时,诗歌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