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游方今五十,翻思四十九年非。
守株林下头添雪,掩卷灯前泪滴衣。
过隙寸阴真可惜,流芳百世不如归。
沐兰几度弹乌帽,又欲冲天放鹤飞。
【注释】
前之十首次诗 其五:指杜甫《前出塞》的五首之一。五十游方今五十,翻思四十九年非。“游方”指在外地为官;“五十游方今五十”,意谓从四十一岁到四十七岁在长安作客,共十五年,现在又已过了一半,但还没有得到一个官职。翻思,反想;“非”,同“非”,错误。“四十九年非”,意为这十四年中没有官职,枉费了青春。守株林下头添雪,掩卷灯前泪滴衣。“守株”语出《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待免……兔来则噬,无何则有鸟雀以百数集于树,兔不敢搏而亡去……”“守株”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林下头添雪”,指年复一年地守在那里却得不到官职,白白耗费了青春。“掩卷灯前泪滴衣”,指想起自己辛苦劳作而一事无成,不禁流泪。“过隙寸阴真可惜”,意为光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十分珍贵,不可虚度。流芳百世不如归,沐兰几度弹乌帽,又欲冲天放鹤飞。“流芳百世”,意谓美好的名声能流传千秋万代。“流芳百世不如归”,意谓功成名就后荣归故里,是最大的幸福。“沐兰”,指用兰草泡酒。《礼记·檀弓上》:“君子居丧,冠不醴,临尸不言不笑,听乐不乐,食旨不甘。”郑玄注:“兰为木华,服之可以辟邪气。”这里说“弹乌帽”,指弹琴唱歌。“又欲冲天放鹤飞”,意谓要像庄子一样超脱世俗的束缚,追求高洁的理想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组诗《前出塞》中的最后一首。全诗写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失望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句“前之十首次诗 其五”:意思是说,从四十一岁到四十七岁在长安做客,这十四年中没有官职,枉费了青春。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对仕途失意的愤懑不平。
三四句“十五游方今五十,翻思四十九年非”,意思是说,十五岁出游四方,如今已经五十岁了,再想想这十四年中没有官职、枉费了青春的事就觉得不对了。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对功名未立的感慨和对仕途失意的愤懑不平。
五六句“守株林下头添雪,掩卷灯前泪滴衣”,意思是说,守在树下白白地盼望着能有一天得到官职,可是连兔子都跑出来了,却连一只也没有等到。看到别人家的灯火通明,自己的家里却是一片漆黑。这几句诗写出了作者对功名未立的感慨和对仕途失意的愤懑不平。
七八九三联“过隙寸阴真可惜,流芳百世不如归,沐兰几度弹乌帽,又欲冲天放鹤飞”:意思是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真是令人惋惜。功成名就之后荣归故里,才是最幸福的;像庄子那样超脱世俗的束缚,追求高洁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人生境界。这几句诗写出了作者对功名未立的感慨和对仕途失意的愤懑不平。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表达了作者对功名未立的感慨和对仕途失意的愤懑不平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豪迈的情怀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