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瞎却我眼,今朝穿却你鼻。
冤冤相报无休,莫若克己复礼。
非惟和尚同尘,免得递相钝置。
【注释】
偈颂六十七首:佛教经文的一种体裁。
其三十一:指第六十七首偈颂。
昔年瞎却我眼:比喻过去我因看错而失去了眼睛,这里比喻因为误会而失去了亲人或朋友。
今朝穿却你鼻:比喻现在你鼻子里塞满了东西,无法呼吸,这里比喻因为误会而遭受不幸。
冤冤相报无休:形容冤仇不断循环,没有尽头。
莫若克己复礼:意思是说,不如克制自己,遵守礼节。
非惟和尚同尘:意思是说,不只是我们这些俗人,连僧人也难免沾染红尘。
免得递相钝置:意思是说,可以避免相互推卸责任,互相指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间恩怨纠葛的无奈和哀伤。前两句通过“瞎却我眼”和“穿却你鼻”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因误会而导致的悲剧,表现了一种无法避免的恶性循环。后两句则提出了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即“克己复礼”和“莫若克己复礼”,强调了克制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的伦理规范的重要性。最后一句“非惟和尚同尘,免得递相钝置”则是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误解和矛盾的批评,呼吁人们不要互相推卸责任,而是应该共同努力,化解纷争。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又有对人性弱点的深刻剖析,是一首具有很高思想价值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