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似青萝带,山如碧玉环。
池蛙鸣聒聒,林鸟语关关。
松桧磐高盖,藤萝引翠鬟。
倚栏无一语,何以慰幽闲。
【解析】
此诗为游象耳山而作。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中间两联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景物,最后两句以问句收尾。首联“水似青萝带”,以喻象耳山的山形;“山如碧玉环”,以喻象耳山的山峰。颔联承上启下,由写景过渡到抒怀。颈联写山上松柏之高和藤萝之多,以及其色彩之美。尾联写诗人因景生情,抒发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结构严谨,构思巧妙,意境清幽,含蓄有味。
【答案】
示例1:
水似青萝带,山如碧玉环。
译文:象耳山的水好像青色的萝藤一样缠绕着山间小路,象耳山的山峰就像碧玉镶嵌在大地之上。
注释:本联写景,以写山水来衬托象耳山的美丽。其中“萝”指萝藤,一种蔓生的植物,常绿藤本植物,攀缘生长,叶子卵圆形,花序圆锥形,果实长椭圆形或卵圆形。“玉”指碧玉,一种宝石,呈半透明,颜色碧绿或翠绿。这里以象耳山之“水”和“山”比作青萝和碧玉,形象地描绘了象耳山美丽的自然景观。
赏析:此联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示例2:
池蛙鸣聒聒,林鸟语关关。
译文:池塘里的青蛙不停地叫唤,树林里的小鸟也不停地啼叫。
注释:“聒聒”是形容声音嘈杂喧闹的样子;“关关”是形容声音清脆悦耳的样子。本联通过写声来衬托象耳山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此联以写声来表现象耳山的宁静与和谐。
示例3:
松桧磐高盖,藤萝引翠鬟。
译文:松树、柏树如同高大的车盖,缠绕在树上的藤萝好似少女的发髻。
注释:本联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松柏和藤萝的形态特征,并赋予它们人的形象。其中“磐”指古代车轮下的横木,此处用以形容松树和柏树挺拔高大,“翠鬟”指女子的发髻,用来形容缠绕在树上的藤萝犹如少女的秀发。
赏析:此联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松柏和藤萝的形态特征,并赋予它们人的形象。
示例4:
倚栏无一语,何以慰幽闲。
译文:我倚靠在栏杆旁,却无言以对,不知如何能够安慰这幽静的山林。
注释:本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赏析:此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反问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