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纳霁景,一碧共晴寒。
龟鱼桥不隔,霞鹜镇相看。
其谁领胜解,结束小阑干。
微波坐来息,人意亦平宽。
涵碧堂
方塘纳霁景,一碧共晴寒。
注释:方塘是指方形的池塘,纳指的是接纳,晴景指晴朗的景象。一碧表示一种颜色,共晴寒表示共同感受着晴日的寒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方塘、一碧和晴寒这三个关键词,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画面中的池塘被初晴的阳光照耀,呈现出一种清澈透明的颜色,仿佛一片碧绿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同时,诗人还用“共晴寒”这个词语,表达了自己对这宁静美景的感受,仿佛自己也沉浸在这片景色之中。
二 龟鱼桥不隔,霞鹜镇相看。
注释:这里的”龟鱼”可能是对某个地名或景点的别称,”霞鹜”则是一种水鸟的名字。”不隔”表示没有阻隔,”相看”则表示互相注视。
赏析:诗中通过描绘龟鱼桥和霞鹜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人可能看到了龟鱼桥上的景色非常美丽,同时也看到了水中的霞鹜在悠闲地游弋。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愉悦和平静,仿佛自己也融入到了这幅画面之中。
三 其谁领胜解,结束小阑干。
注释:其谁指代是谁能够理解这幅美景,领胜解则是领悟到美景中的深意。结束小阑干则是指在欣赏美景时,放下手中的栏杆,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
赏析:诗人在这里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幅美景的理解和感悟。他不仅看到了眼前的美景,还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意义。同时,他也放下了心中的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美好的境界中。这种态度让人感到既轻松又愉快。
四 微波坐来息,人意亦平宽。
注释:这里的”微波”是指水面上轻轻荡漾的涟漪,”坐来息”表示静静地坐着享受这份宁静。”人意”可以理解为人们的心情或情绪,”亦平宽”则表示心情或情绪也变得平静和宽广了。
赏析: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美景的感受。他静静地坐在池塘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到周围的环境都变得安静和美好。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自己心情的变化,原本可能会有些焦虑或烦恼的情绪都变得平静和宽广了。这种变化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方塘、龟鱼桥、霞鹜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将这幅美景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他也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美景中深意的理解,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