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浮动戏兰芽。
裁成碧玉搔头样,画作黄金便面花。
闲过楼台飞尽日,又因风雨宿谁家。
儿童爱把襜褕扑,惊起双双贴彩霞。

【注释】

□:指代蝴蝶,这里用“蝶”字代替。

便面花:一种花名,此处用以形容蝶的翅膀。

襜褕(chān zhī):古代女子的衣裙。

【赏析】

《咏蝶》是一首七绝。全诗以蝶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蝴蝶的美丽与娇媚,以及它们在人类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通过对蝴蝶的观察、想象和创作,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美的追求和赞美。

首句“□□□□□□□”,描绘了一幅蝴蝶飞舞的画面。这里的“□”指的是蝴蝶的触角,而“□□□□□”则形象地勾勒出了蝴蝶翩翩起舞的姿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第二句“一丛浮动戏兰芽”,则是对蝴蝶飞舞场景的具体描述。这里的“一丛”指的是一群蝴蝶,它们在空中自由翱翔,仿佛是在捉弄兰花的花芽。而“浮动”则描绘出了蝴蝶轻盈飘忽的特点,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蝴蝶的自由与欢快。

第三句“裁成碧玉搔头样,画作黄金便面花”,则是对蝴蝶翅膀的描绘。这里的“碧玉”指的是蝴蝶翅膀上的色彩斑斓,如同碧玉一般美丽;而“黄金”则暗示了这些色彩的璀璨夺目,犹如黄金般耀眼。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蝴蝶翅膀的独特魅力。

第四句“闲过楼台飞尽日,又因风雨宿谁家”,则是对蝴蝶生活的描绘。这里的“楼台”指的是蝴蝶栖息的地方,而“飞尽日”则描绘了蝴蝶忙碌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蝴蝶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风雨宿谁家”这一意象,暗示了蝴蝶在风雨中艰难求生的艰辛。

第五句“儿童爱把襜褕扑,惊起双双贴彩霞”,则是对蝴蝶与人类互动的描绘。这里的“襜褕”指的是儿童们喜爱的衣服,而“双双贴彩霞”则描绘了蝴蝶被孩子们追逐时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与蝴蝶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这首诗通过对蝴蝶的描写和想象,展现了蝴蝶的美丽与娇媚,以及它们在人类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通过对蝴蝶的观察、想象和创作,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美的追求和赞美。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