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夏蜩螗不可听,秋风才动便无声。
一襟月露丘园里,却胜趋炎作队鸣。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蝉声在九夏时节是听不到的,秋风一吹才听见它们不再鸣叫。
满襟月露的丘园里,胜过了那热天中追逐着火炉的蝉鸣声。
注释:
- 蛩(qióng):即蟋蟀,一种昆虫。
- 九夏蜩螗(tiáo máng)不可听:夏天的时候蝉的声音太大,无法听见。蜩,指蝉。螗,指蝉鸣。
- 秋风才动便无声:秋风吹过,蝉的叫声就停止了。
- 一襟月露丘园里:形容秋天夜晚的月亮和露水洒在丘园上的景象。襟,衣袖。
- 却胜趋炎作队鸣:虽然不如夏日里那些追逐热炉的蝉鸣声那么嘈杂,但在这个季节里,这种声音反而更加悦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秋天听到蟋蟀的声音时的感受。诗人通过对比夏日里的蝉鸣声和秋夜里蟋蟀的鸣叫声,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诗中的“秋风才动便无声”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宁静和美好。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