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羡君豪,怜君屈骑曹。
安能事笔砚,且复混弓刀。
风雪貂裘暗,关山马骨高。
南飞见鸿雁,应为惜哀劳。
【注释】
- 送曹吉甫兼及通:送别曹吉甫,也顺便提及他的哥哥曹通。
- 意气羡君豪:羡慕你意气风发、英姿豪迈。
- 怜君屈骑曹:可怜你屈居人下,身在曹营心在汉。
- 安能事笔砚:怎么能安心从事笔墨纸砚之类的事情呢?
- 且复混弓刀:暂且放下弓箭刀枪之类的武器。
- 风雪貂裘暗:风雪中,貂皮的外衣都变得暗淡了。
- 关山马骨高:形容战马在险峻的关山之上倒下,其尸骨依然高昂。
- 南飞见鸿雁:大雁南飞时,见到它一定会为兄长的辛劳感到哀伤。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曹吉甫和曹通,抒发了诗人对他们遭遇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以“风雪”、“马骨”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战争背景下的悲壮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们的深深敬仰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
首句“意气羡君豪”,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曹氏兄弟意气的羡慕,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英豪般的生活的追求。第二句“怜君屈骑曹”,则揭示了诗人对曹氏兄弟遭遇的同情,他们身处逆境,却仍保持着豪迈的气概。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而深刻。
接下来的诗句“安能事笔砚,且复混弓刀”,则是对曹氏兄弟未来生活的描绘。在这里,诗人希望他们能够放下手中的工具,拿起武器,投身到为国家效力的道路上去。然而,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因为现实中他们可能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两句“风雪貂裘暗,关山马骨高”,则是对曹氏兄弟英勇事迹的具体描绘。在这里,诗人用“风雪貂裘暗”来形容他们的外貌和气质,以及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同时,“关山马骨高”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最后一句“南飞见鸿雁,应为惜哀劳”,则是一种巧妙的比喻和象征。诗人通过鸿雁南飞的景象,暗示着曹氏兄弟虽然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曹氏兄弟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曹氏兄弟英勇的形象和他们为国家付出的努力。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