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书生百战场,功名都属绣衣郎。
虎头食肉无不可,鼠目求官空自忙。
卷月清笳渭城晓,倚天长剑蜀山苍。
习池老去风流减,醉后扬鞭愧葛疆。

【注释】奉先:指李晟,字长源,陇西成纪人,唐玄宗时进士出身,任过宰相。奉先从军:指李晟奉诏出征吐蕃的战争。潦倒:困顿,不得志。绣衣郎:唐代官服有文采,故称绣衣郎。虎头:即老虎头,喻勇士。鼠目:比喻目光短浅的人。卷月:形容月亮升起的样子。清笳:指羌笛之声。渭城:指长安附近的渭河一带。倚天长剑:指李白的《赠裴十四》诗中“倚剑听金声”,意谓剑光可与日月争辉。蜀山:四川一带的山脉。习池:指李晟曾到过的习水县(今贵州遵义)。风流减:指年老色衰。葛疆:唐朝将领。

【赏析】这是诗人送好友李晟去陕西赴吐蕃打仗时写的一首送别诗。

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奉先”是作者的朋友李晟的字,所以用这个字做题目;“从军”,则表示送别的意思。“书生”“绣衣郎”对举,突出了李晟的儒将兼帅的特色,表明作者对他寄予厚望;“虎头”和“鼠目”相对,既赞美李晟勇武,又讽刺其目光短浅。

中间四句,写李晟赴军的情景。前两句说,李晟虽为书生,却百战场无往不胜;后两句说,他虽然有虎头一般的勇猛,但鼠目寸光,只知求官,不知报国。“无不可”、“空自忙”,一正一反,把李晟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最后四句,写李晟在军中的生活。“渭城晓”三句写李晟清晨登城观察敌情;“蜀山苍”三句写李晟夜晚观星定谋。这里运用想象,极夸张地描写了李晟的豪迈气概和指挥若定的才能。“习池”两句,写李晟年老力衰,仍不忘报效国家的心情。“愧葛疆”一句,以葛疆自比,表达了自己对李晟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写得壮阔而含蓄,气势充沛,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