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立千峰画不如,天公自有范宽图。
闾山要着黄华老,千尺珠帘得似无。

玉立千峰画不如,天公自有范宽图。

闾山要著黄华老,千尺珠帘得似无。

注释:

  • 玉立千峰画不如:形容山峰挺拔,宛如一幅精美的画作,但大自然的美远超出画作所能表现的。
  • 天公自有范宽图:指大自然的山水美是由上天所赋予的,就像宋代著名画家范宽的画技一样,无法用言语完全描述。
  • 闾山:即位于黄华峪的某个山,这里指代了黄华峪的某座山。
  • 黄华老:指黄华峪,这里指代的是具体的地名或一个地理标识。
  • 珠帘:比喻瀑布如珍珠串连,美丽而神秘。
  • 得似无:意喻瀑布之壮观仿佛不存在一般,强调瀑布的宏伟和自然之美。

赏析:
《黄华峪十绝句》是南宋诗人元好问在游览黄华峪时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以其精湛的语言艺术和深邃的审美情趣著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感情及其独特的审美观。

元好问生活在金朝末年,这个时期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元好问作为一代宗师,其诗作多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在《黄华峪十绝句》中,诗人以“玉立千峰画不如”开篇,表达了对自然界雄伟山川的敬畏之情。这种情感不仅源于自然的壮丽,也源自于诗人对乱世中的一片净土——黄华峪的向往和赞美。

诗人通过对比“天公自有范宽图”,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叹。范宽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画家,他的画作以描绘自然山水著称。这里,元好问将黄华峪的自然风光比作范宽的杰作,意味着这里的山水之美,超越了任何人工造作的艺术作品。这种超越不仅是视觉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闾山要著黄华老,千尺珠帘得似无。”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黄华峪的独特之处。这里的“黄华老”可以理解为黄华峪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而“千尺珠帘”则喻指瀑布如珍珠般挂在千尺之上,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黄华峪瀑布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瀑布如同天然形成的珍珠项链,难以计数,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黄华峪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深敬意。这不仅是对黄华峪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表现。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黄华峪的自然之美,更能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黄华峪十绝句》是元好问对黄华峪自然景观的一次深情描绘,也是他个人情感与自然美景交融的产物。这首诗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启发我们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