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踏破万层青,与客携壶上太宁。
泉石有情容避俗,轩裳无术可逃形。
云萦屋角僧禅静,露下松梢鹤梦醒。
明日却寻尘镜去,晓猿啼月若为听。

译文

西山踏破了层叠的青翠,与友人携壶登太宁寺。
泉石有情意,能避俗气;轩裳无术可逃形,只能任其变化。
云环绕着屋角僧禅静,露珠落在松梢,白鹤在梦醒中醒来。
明天却寻尘世的镜去照,晓猿啼叫月亮,我该如何聆听?

注释

  • 游太宁寺:游览太宁寺。

  • 西山踏破万层青:西山被踏破,层层山色如青色。

  • 与客携壶上太宁:和友人携带酒壶上太宁寺。

  • 泉石有情容避俗:泉水与石头有情感,能避开世俗。

  • 轩裳无术可逃形:轩和裳没有法术可逃避身形。

  • 云萦屋角僧禅静:云雾环绕着寺庙的角落,僧侣们在那里打坐修行,保持内心的平静。

  • 露下松梢鹤梦醒:露水从松树的尖顶滴落,仿佛白鹤在梦中醒了过来。

  • 明日却寻尘镜去:明天我将离开这尘世,像寻找一面尘世之镜一样。

  • 晓猿啼月若为听:清晨的猿猴在月夜下鸣叫,我该如何聆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太宁寺的经历。他与朋友一同登山至太宁寺,欣赏了壮丽的山川景色,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力量。他感叹于自然景物能够避开世俗的污染,保持其纯净和宁静。
    诗中的“云萦屋角僧禅静”,形容了寺庙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侣们修行生活的赞美,他们在云雾中打坐修行,保持着内心的宁静。这里的“僧禅静”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
    “露下松梢鹤梦醒”一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太宁寺的所见所感。清晨的露水从松树上滴落,唤醒了白鹤,使得它从梦中苏醒过来。这一景象传达出自然界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明日却寻尘镜去”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将离开这个世界,去寻找一个更接近自然、更接近本真生活的地方的愿望。这里的“尘镜”指的是世俗的世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超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