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里那容更刺头,石田茅屋唤归休。
杜门便与诗书老,过隙从教岁月流。
槃木见容良自愧,错刀相赠若为酬。
酌君安得如川酒,醉眼蚍蜉万户侯。
【注释】
闹里:繁华热闹的地方。那容:怎么容忍,怎么忍受。石田茅屋:指隐士的住宅。石田、茅屋是古代隐居者所居之典型。唤归休:请回去吧。杜门:不出仕。诗书老:以诗书消磨时光。过隙:比喻时间飞逝。槃木见容:比喻自己没有才能,而别人赏识自己。错刀相赠:比喻朋友之间的相互馈赠。若为酬:如何回报。酌君:斟酒敬你。安得:哪里能得到。川酒:指美酒。蚁附:像小蚂蚁一样聚集在高处。蚍蜉:蚂蚁的别名。万户侯:指官位高。
【赏析】
这首酬答诗写诗人与陈舜俞(舜俞字子寿)交往的一段经历。开头两句写自己虽处闹市中,但并不追求荣利,只求退隐,与陈舜俞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中间两句说隐居生活中,不问世事,专心读书,打发日子。“过隙”二句写自己的抱负,意谓时间流逝得很快,要珍惜光阴,好好地利用起来,不要白白地浪费掉。后两联写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最后两句说,如果能得到像陈舜俞这样的朋友,就不怕做官了;至于官位高低、俸禄多少,那就由他去吧。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学士不愿出仕,向往隐居生活的情怀。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但又不乏文采。它通过描写自己和陈舜俞的交往,表现了自己不求名利,甘于淡泊的人生理想和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