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鸢雕鹗谁雌雄,假手成形本自同。
果物戏人人戏物,为风乘我我乘风。
扶摇漫拟层霄上,高下都归半纸中。
儿辈呶呶方伫目,岂知天外有冥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纸鸢》。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语言简洁,意境开阔,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诗句解读:
鸱鸢雕鹗谁雌雄?假手成形本自同。
“鸱鸢”和“雕鹗”都是比喻,指代鸟类中的雄雌。这里用它们来形容风筝的外形和功能,即通过人的巧思和技巧,风筝可以模仿自然界中各种鸟儿的形象,无论是雄还是雌,都能通过人为的方式展现出来。“假手成形本自同”则强调了这一过程的自然性和和谐。果物戏人人戏物,为风乘我我乘风。
这里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物的互动,风筝在风力的驱动下在空中飞翔,同时也让观看的人体验到了一种游戏的乐趣。这里的“人戏物”和“我乘风”形成了一个循环,体现了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扶摇漫拟层霄上,高下都归半纸中。
“扶摇”在这里形容风筝升空的样子,像要飞向高空一般。而“层霄上”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上升的过程,给人一种高远、自由的感觉。风筝虽然只是半张纸,但通过人力控制,它却能够达到如此高远的高度,显示了人类智慧的力量。儿辈呶呶方伫目,岂知天外有冥鸿。
这里描写的是孩子们看着风筝飞翔的场景。他们可能只是站在那里观望,却无法理解风筝背后的深意,就像古人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的“冥鸿”指的是传说中的神鸟大雁,寓意着超越世俗,追求高远目标的精神。
赏析:
李颀的这首诗通过对纸鸢的描述,展现了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诗中不仅赞美了风筝的巧妙设计和飞行能力,更表达了对自由飞翔和探索未知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局限,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尊重生命,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此外,诗中的“天外有冥鸿”一句,也启示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有高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总之,李颀的这首诗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