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边报日骎骎,思禹亭高泪满襟。
野烧为谁留白草,荒城空自隔疏林。
雁声不断天连水,山色无情古又今。
离合兴亡只如此,往年争识少陵心。

注释:

南来边报日骎骎,思禹亭高泪满襟。

南来的边报一天天逼近,我思念着禹王亭的高高山峦不禁泪满襟袖。

野烧为谁留白草,荒城空自隔疏林。

野火焚烧的草木被烧得只剩下白色,荒芜的城池空荡荡地隔着疏落的树林。

雁声不断天连水,山色无情古又今。

大雁的叫声此起彼伏,天空和江水相连成一色。而山上的景色也像古人所说的“青山不老”,虽然历经沧桑却依然不改旧观。

离合兴亡只如此,往年争识少陵心。

离别、聚合、兴盛、衰败都像这样,以前人们只知道杜甫心怀天下,却不知道他对这一切的深刻感慨。

赏析:

《河阴望河朔感寓一首》,诗题中“河北”指的是唐王朝在北方的军事重镇河朔地区,“望”字表明了作者远赴边塞的心境。这首诗是诗人对河朔地区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

首联点明题旨:“南来边报日骎骎”。诗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用“日骎骎”来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与不安。

颔联写景抒情:诗人面对荒城的残破与历史的沧桑,内心不免悲凉。“荒城空自隔疏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历史的回忆,同时反映了他对现状的无奈与哀叹。

颈联写景抒情:诗人以雁声和天水的交融,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无情。“山色无情古又今”,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这种感受。这里的“山”象征着自然与历史,而“鸟语”则代表着人类的情感与命运。

尾联写景抒情:诗人以“离合兴亡”概括了世间的一切变化与发展,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最后一句“早年争识少陵心”则是诗人对自己早年的反思,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杜甫一样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