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囚推案朝还暮,危坐不知春浅深。
今日檐间看风色,一株红杏暗惊心。
注释:
戊戌二月中旬,指的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
登稷山清榭,登上稷山的清美之阁。
问囚推案朝还暮,在处理囚犯案件时,早晚都在忙碌。
危坐不知春浅深,形容作者在处理完囚犯案件后,感到一种深深的疲倦和无力。
今日檐间看风色,站在屋檐下看着外面的风吹草动。
一株红杏暗惊心,看到一株红色的杏花,突然感到一阵惊喜。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在处理完囚犯案件后,站在屋檐下看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看到一株红色的杏花,突然感到一阵惊喜的诗歌。
首句”戊戌二月中旬登稷山清榭”,描述了诗人在农历二月十五日这一天,登上稷山的清美之阁的情景。”戊戌”指的是农历的月份,二月中旬则是指农历二月十五日。”登稷山清榭”则描述了诗人登上稷山的清美之阁的场景。
第二句”问囚推案朝还暮”,描述了诗人在处理囚犯案件时,早晚都在忙碌的情景。”问囚”则是询问囚犯,”推案”则是处理案件,”朝还暮”则表示从早到晚都在忙碌。
第三句”危坐不知春浅深”,形容诗人在处理完囚犯案件后,感到一种深深的疲倦和无力。”危坐”则是坐在椅子上,”不知春浅深”则表示对于春天的感觉已经模糊了。
第四句”今日檐间看风色”,描述了诗人站在屋檐下看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的场景。”檐间”则是屋檐下面,”看风色”则是观察天气的变化。
最后一句”一株红杏暗惊心”,则描述了诗人在看到一株红色的杏花时,感到一阵惊喜。”一株红杏”则是一株红色的杏花,”暗惊心”则是突然感到一种惊喜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处理完囚犯案件后,站在屋檐下看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看到一株红色的杏花,突然感到一阵惊喜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疲惫、无助和惊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