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分齑盐不力珍,一堂书史日相亲。
五经尚说无痴子,万卷于今见古人。
既有邺侯签满架,更知工部笔如神。
阶前兰玉十才子,指日鹓行列缙绅。
【注释】
吴莘老:即吴师道,字伯始,号莘老。绍兴(今属浙江)人。宋高宗时进士出身,曾任太学博士,后因直言进谏被贬谪至吉州,再贬为循州(今广东龙川县)司户参军。
万卷堂:指藏书丰富、读书很多的书斋。
齑(jī)盐:腌菜的细末。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邺侯:指唐代诗人李德裕,字文饶,封韩国公,官至太尉。他好藏书,有“万卷书堂”。签:古代用木简写书名或文章名。
邺侯签满架:李德裕的书房藏书很多,堆满了书架。
工部:杜甫曾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称“少陵野老”,其诗亦称为“杜工部”。这里借指杜甫。杜甫善长古文,其诗也以雄浑著称。
阶前兰玉十才子:形容文人雅士众多。
十才子:指唐初十位著名诗人,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贺知章等。
鹓(yuān)行列缙绅(jùn shēn):指官员行列整齐,地位尊贵。鹓行,指朝廷大臣行列;缙绅,指官吏服饰;列,同“列席”;缙,古代官吏戴的帽子;绅,古代大带。
赏析:
这首诗首句写主人对书籍的态度,说主人并不看重这些书籍,只是随手拿来看看而已。次句写主人在书斋中与书为伴的情况。主人虽然不重视书籍,但在书斋里却天天与书相伴,与书亲近。第三句写主人认为读书可以使人明理,不会糊涂。第四句写主人在书斋里读书已经读到万卷,可见主人读书之多。这四句从主人读书的角度写书斋,是全诗的起兴部分。
第五六句写主人的书斋藏书多而精。主人不仅读万卷书还看万卷画,所以主人的书房里有了李德裕的藏书还有杜甫的诗文。这两句是从藏书的角度写书斋,是全诗的主体部分。
第七八句写主人的书斋中有才华出众的人很多。主人的书房中聚集了很多才子佳人,他们都是主人所敬重的。这两句是从主人对书斋中人才的评价角度写书斋,是全诗的结尾部分。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含义深刻。作者通过写主人的书斋及其主人,表达了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和对读书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