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函喜读故人书,四海穷愁一豁无。
见说帝廷能殛鲧,逆知天意欲亡吴。
两宫日月开明诏,万国衣冠入坦途。
莫向新亭更垂泪,中兴岂止一夷吾。
【注】:
- 《闻诛高琪诏下寄聂元吉》: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所作,当时诗人因受牵连被贬华州。
- 开函、故人书:《汉书·贾谊传》:“文帝开函封,读所自陈,未尝不废书而叹曰:‘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四海穷愁一豁无:四海,指天下;穷愁,指国事艰难,自己处境困难;一豁无,形容国家政治局势好转了。
- 帝廷:皇帝的朝廷。
- 逆知天意欲亡吴:逆知,料想的意思,指料想上天之意。
- 两宫:皇宫内。
- 日月开明诏:开明,清明;诏,诏书。
- 万国衣冠入坦途:万国,指各国;衣冠,指士子们;入,进入朝廷;坦途,平坦的道路。
- 新亭: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南郊。相传三国时孙权曾于此建都,后人称这里为“新亭”。
- 中兴岂止一夷吾:夷吾,指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译文】:
打开书信高兴地阅读故人的来信,四海之内的艰难困苦一下都烟消云散。听说朝廷可以杀掉鲧,就知道上天的意思想要灭亡吴国。两宫发布诏书宣告大赦天下,全国的士人都进入了朝廷做官。不要在新亭继续流泪,中兴之世岂止一个管仲啊!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诗人因受牵连被贬华州。这首诗是他写给同被贬官的朋友聂元吉的。全诗抒发了他对自己被贬的不平,同时表达他对国家前途的乐观态度和美好祝愿。前四句是写收到朋友信时的高兴心情。“开函喜读故人书”,开函看到老朋友的书,自然高兴。“四海穷愁一豁无”,四海之内的艰难困苦一下都烟消云散。后四句写他对自己被贬的看法。“见说帝廷能殛鲧”,听说朝廷能够杀掉鲧,说明天意要灭亡吴国。“两宫日月开明诏”,“万国衣冠入坦途”,都是对国家政治前景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是说,你不要在新亭再流泪,中兴之世岂止一个管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