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话寒更,芳樽且缓倾。
飘零多旧梦,离乱半平生。
山色秋看冷,砧声夜听清。
转头千嶂隔,风雨若为情。

诗解:

送平山兄回西岸: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好友平山返回西岸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

剪烛话寒更,芳樽且缓倾:诗人在夜晚为好友准备酒菜,两人在烛光下畅谈,共享温暖和友情。这里的“芳樽”指的是美酒,而“剪烛话”则是一种浪漫而温馨的场景,象征着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飘零多旧梦,离乱半平生:诗人回忆起与朋友共度的往昔岁月,感叹时光流转带来的变化。“飘零”一词形容朋友离开时,自己心中充满了感伤和不舍。同时,“离乱”也反映了他个人经历中的动荡不安。

山色秋看冷,砧声夜听清:秋天的景色让诗人感到凄凉,而夜晚的砧声让他感受到孤独和思念。这里的“山色”可能指远山或近处的景物,而“砧声”则是古代一种用于敲打衣物以驱赶虫蚁的声音,常用来形容深夜的寂静。

转头千嶂隔,风雨若为情:诗人抬头望向远方,但只能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峦作为分隔。他不禁感慨,即便是风雨交加,也无法阻隔他对朋友的深情。这里的“千嶂”形容山势的险峻,而“若为情”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赏析:

此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剪烛话寒更”,“芳樽且缓倾”,以及“山色秋看冷,砧声夜听清”,都巧妙地描绘了离别时刻的氛围和心情。尤其是“转头千嶂隔,风雨若为情”,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朋友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诗意的送别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