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下水茫茫,麋鹿不来春草长。
柳外阑干谁独倚,玉箫吹怨满斜阳。
姑苏台下水茫茫
麋鹿不来春草长
柳外阑干谁独倚
玉箫吹怨满斜阳
诗句释义
1.姑苏台
- 解释: 姑苏台,又称姑胥台,位于苏州城外的西南隅,是一处著名的古迹。
- 背景: 这座历史悠久的台地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成为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
- 特点: 姑苏台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的重要文化象征。
2.水茫茫
- 描述: 形容水面广阔,看不到边际,常用来表达广阔的水域或情感的深沉。
- 情感: 透露出一种孤独和空旷之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或对远方的渴望。
- 意象: 结合“春草长”,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但无人欣赏的荒凉景象。
3.麋鹿
- 解析: 指麋鹿,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野生动物,通常与自然和谐共存。
- 寓意: 在古代文化中,麋鹿常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和平与自然的力量。
- 对比: 由于人迹罕至,麋鹿成为观察者眼中唯一的生物,增添了一份野性之美。
4.春草长
- 描绘: 春天到来,新绿如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
- 情感: 反映出一种新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象征: 春草的生命力强盛,象征着自然界无限的活力和希望。
5.柳外
- 位置: 指的是柳树生长的地方,通常指柳树成荫的地带。
- 氛围: 营造了一种安静而略带凉意的自然氛围。
- 情景: 柳树作为春天的标志,常被用来抒发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阑干
- 建筑元素: 栏杆,用于围护或装饰的建筑部分。
- 意境: 通过栏杆,诗人得以俯瞰四周,感受自然的壮阔。
- 象征: 栏杆也象征着人生的边界,既是保护又是限制。
7.谁独倚
- 行为动作: 独自站立,表现出诗人的沉思或孤独。
- 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 气氛: 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带忧伤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
8.玉箫吹怨
- 乐器: 玉箫,一种古老的弦乐器,声音清脆悠扬。
- 情愫: 笛声中蕴含着深深的忧愁和不为人知的哀怨。
- 意象: 通过音乐传达的情感更加细腻和含蓄,引人深思。
翻译与译文注释
- 译文: 姑苏台下水茫茫,麋鹿不来春草长。柳外阑干谁独倚,玉箫吹怨满斜阳。
- 注释: 姑苏台, 即姑胥台; 姑苏, 今江苏苏州; 水茫茫:形容水面宽阔无边; 麋鹿:古代传说中的四足动物; 春草长:春天时草木开始生长; 柳外:柳树林的边缘; 阑干:栏杆; 玉箫:用玉石制成的箫; 吹怨:指吹奏悲伤的音乐; 满斜阳: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姑苏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引发人们对自然美、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