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欸乃破苍烟,万顷沧浪蘸碧天。
黄篾筏头闲活计,绿蓑衣底懒因缘。
酉年酒易多卯饮,亥日鱼收纵午眠。
坐笑磻溪太多事,梦招西伯渭川畋。
渔父
一声欸乃破苍烟,万顷沧浪蘸碧天。
黄篾筏头闲活计,绿蓑衣底懒因缘。
酉年酒易多卯饮,亥日鱼收纵午眠。
坐笑磻溪太多事,梦招西伯渭川畋。
【注释】:
①渔父:本篇是作者对一位隐居的渔夫的描写。
②欸乃:古代一种船歌,即摇橹时发出的声音。
③苍烟:指烟雾笼罩的大江。
④沧浪:指浩大的江水。
⑤黄篾筏头闲活计:形容渔夫驾着黄色的竹筏,在江中悠闲自在地劳作。
⑥绿蓑衣:指穿着绿色蓑衣的渔夫。
⑦酉年:指农历的酉时,也就是下午五点到七点之间。
⑧卯饮:指在卯时饮酒。
⑨亥日:指农历的亥时,也就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⑩鱼收:指捕到鱼。
⑪午眠:指在正午时分睡觉。
⑫坐笑:指悠然自得地坐着笑。
⑬磻溪:指磻溪这个地方。
⑭梦招:指梦中召唤。西伯:指周文王,姬昌,西伯即周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渭川:指渭水的流域地区,也作渭滨。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渔翁的诗,全诗以渔父为中心,通过渔父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来抒发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一声欸乃破苍烟,万顷沧浪蘸碧天”,描绘了一幅渔父驾着小舟,在江面上悠然自得的画面。“一声欸乃”是船家摇橹发出的声响;“苍烟”是指烟雾笼罩的大江;“沧浪”则是指浩瀚无边的江河。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广阔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画面,展现了渔父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们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颔联“黄篾筏头闲活计,绿蓑衣底懒因缘”,进一步描述了渔父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黄篾筏”指的是渔夫所乘坐的小船;“绿蓑衣”则是指他们所穿的绿色蓑衣。这两个词语都强调了渔夫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同时,“闲活计”和“懒因缘”则描绘了渔夫悠哉游哉、无所事事的状态。这种生活看似平凡却又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情趣。
颈联“酉年酒易多卯饮,亥日鱼收纵午眠”,则是对渔父饮酒和休息生活的具体描绘。这里的“酉年”指的是农历的酉时,也就是下午五点到七点之间;“卯饮”则是指在卯时饮酒;“亥日”指的是农历的亥时,也就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渔父在特定时间饮酒的情景,还暗示了他们的作息规律与自然节律相契合。而“鱼收”则是指捕到鱼后将它们收起;“纵午眠”则是指在正午时分休息。这些细节共同勾勒出了一个渔父在忙碌之余依然能够保持健康生活的画面。
尾联“坐笑磻溪太多事,梦招西伯渭川畋”,则是诗人对渔父生活的理想化的表达。这里的“磻溪”是指磻溪这个地方;“梦招”则是说梦中召唤。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远离尘世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西伯”指的是周文王姬昌,周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渭川”则是指渭水的流域地区。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强调了渔父所追求的生活目标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心灵上的满足与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渔父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它不仅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启示的作品,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