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欲列真仙法,道德休轻弃。默养玄珠无玷颣。
五般光彩,一轮圆相,见了生惭愧。两条玉路分天地。
个内呈嘉瑞。跃入云霄朝玉帝。永无生灭,到兹方契,般若经中偈。

谢师恩赠赣榆善众

在神光欲列真仙法,道德休轻弃。默养玄珠无玷颣。

五般光彩,一轮圆相,见了生惭愧。两条玉路分天地。

个内呈嘉瑞。跃入云霄朝玉帝。永无生灭,到兹方契,般若经中偈。

【注释】

  1. 谢师:感谢老师。
  2. 赣榆: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日照市。
  3. 善众:佛教用语,指信佛的人。
  4. 神光:佛教语,指佛的光,这里指佛法。
  5. 真仙法:真正的神仙法术。
  6. 道:这里指道德。
  7. 息:停止,放下。
  8. 玄珠:佛教中的法宝,指佛祖留下的法器。
  9. 玷颣(zhí):斑点、瑕疵。
  10. 五般光彩:五种不同的颜色或境界。
  11. 一轮圆相:形容月亮圆满的样子,比喻修行圆满的境界。
  12. 生惭愧:感到羞耻。
  13. 条玉路:指通向天界的九条道路。
  14. 嘉瑞:吉祥的征兆。
  15. 般若经:《般若经》是佛教的一部经典,讲述般若智慧。
    【赏析】
    这首古诗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于佛法和修行的理解。他认为佛法是一种真正的仙人法术,需要人们去追求并实践。同时,他也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和价值。他认为修行可以让人们摆脱尘世的困扰,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诗的首句“神光欲列真仙法”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追求和向往。他希望通过修行,达到真正的神仙境界,摆脱尘世的纷扰。
    接下来的诗句“道德休轻弃”,则是在强调修行的道德意义。他认为修行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精神提升,更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三句“默养玄珠无玷颣”,进一步描绘了修行的过程。他认为修行需要静心养性,默默无闻地修炼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应该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不受外界干扰,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无瑕无垢。
    第四句“五般光彩,一轮圆相”,则进一步具体化了修行的境界。他认为人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会经历五种不同的境界,最终达到一种圆满的境界。这种境界就像一轮明月,明亮而圆满,象征着修行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第五句“见了生惭愧”,则是在表达修行人的心理状态。当他真正领悟到修行的真谛时,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羞愧和愧疚感。这是因为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欲望和执着,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第六句“两条玉路分天地”,则进一步描绘了修行之路的神奇之处。他认为修行人的道路如同两条玉路,连接着天地之间的通道。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与宇宙的奥秘相连接,感受到天地间的无限广阔和神秘。
    第七句“个内呈嘉瑞”,则是在赞美修行人的功德和福报。他们认为修行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修行,已经获得了许多美好的福报。这些福报不仅体现在个人身上,也惠及了整个宇宙。
    第八句“跃入云霄朝玉帝”,则是在描述修行人的一种状态。他们认为修行人已经超越了尘世的束缚,成为了一位真正的仙人。他们可以自由地飞翔于云霄之上,与天界的神明们相会。
    尾句“永无生灭,到兹方契”,则是在表达修行人的永恒追求。他们认为修行是一种永恒的追求,无论何时何地,修行人都应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整首古诗通过对修行过程的描绘和对修行人状态的描述,展现了修行的美好和价值。它鼓励人们要勇于追求和实践修行之道,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