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时光渐不禁,那堪风景入秋深。
文章何啻建安骨,议论能无元祐心。
旧日交游谁可托,中年忧患苦相寻。
致身稷契非轻许,末路无成学苦吟。
杂兴三首
老去时光渐不禁,那堪风景入秋深。
文章何啻建安骨,议论能无元祐心。
旧日交游谁可托,中年忧患苦相寻。
致身稷契非轻许,末路无成学苦吟。
注释:
①杂兴:诗歌的一种体裁,内容较为广泛,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②老去:指年龄增长,年事已高。
③那堪:怎么忍受得住。
④文章:这里指诗词文章。
⑤何啻:岂但。
⑥建安骨: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曾作《短歌行》,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后用以形容文才横溢,气势豪放。
⑦元祐:宋哲宗年号。元祐元年(1086)至元祐八年(1093)间,以司马光为相,提倡“元祐实学”,反对王安石变法。
⑧稷契:古代传说中的贤臣名。相传尧时有四岳(官名),舜时任稷与契,二人辅助帝位有功,被尊为四凶之首。
⑨末路:人生的晚年时期。
赏析:
《杂兴三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组诗作品。此诗共三首,每首皆写自己一生之感慨。第一首抒发了作者因年岁增长而难以自持的悲哀。第二首表达了自己虽有建安时期的豪情壮志,但如今已经无法再像当年那样创作出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歌。第三首则反映了作者对于过去交游好友的怀念,以及在中年时期所经历的种种忧虑和困扰。最后一首则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生涯的看法,认为能够进入朝廷并做出贡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在人生的晚年时期又没有取得成就,只能默默地学习,这无疑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整组诗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