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乌西兔似车轮,劫火桑田不复论。
唯有风光与踪迹,思量长是暗销魂。
踪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踪迹》是朱自清的散文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新诗和散文作品。该文集于1924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诗,包括31首作品;第二部分是散文,其中包括了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7篇文章。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和学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五四运动前后开始新诗创作。1925年后长期执教于清华大学,在创作上转向散文,并致力于中国文学的研究。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具有真挚而清幽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他的作品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等,不仅语言新颖自然,而且富有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这些散文作品不仅是朱自清个人情感和思考的记录,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化与历史的深入反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踪迹》作为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研究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和研究这一作品,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朱自清卓越的文学才华,还能够深入了解到他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