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三首

春楼处子倾城,金陵狎客多情。
朝云暮雨会合,罗袜绣被逢迎。
华山梧桐相覆,蛮江豆蔻连生。
幽欢不尽告别,秋河怅望平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言三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六言诗,共分为三首,每首都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首诗的内容:

  1. 《表贺赤乌白兔,韦布披襟巨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时代的赞颂之情。诗中“定策金城”指的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稳固江南的政治局面,而“龙飞赤乌”则象征着国家政治的昌盛与稳定。诗人通过这样的历史背景,寓意自己所处的时代,也期待国家的繁荣昌盛。
  2. 《定价堪提鳌岭,逢辰不让龙溪》:此诗赞美了诗人所处时代的经济繁荣。诗中的“定价堪提鳌岭”比喻市场繁荣,物价稳定;“逢辰不让龙溪”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盛世中,人们的生活富裕,无需羡慕远方。诗人以自然景观作为比照,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 《锦机组织尤巧,纸田收获甚微》:通过对比,诗人在这首六言诗中表达了对物质丰富但精神空虚的忧虑。虽然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但精神世界却相对贫乏,这反映出作者对时代风气的一种批判态度。诗中“锦机组织”与“纸田收获”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物质文明的发展,后者象征精神世界的贫瘠。
  4. 《即今束阁藏起,多时扫阁载归》:此诗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诗中的“束阁藏起”意味着隐居的生活状态让诗人感到满足,“多时扫阁载归”则描绘了他多次携带书籍回到隐居的地方,享受着宁静的田园生活。这种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向往。
  5. 《南塘登极数袁,平围册后尾联》:诗中“南塘”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点或象征性的场所,如诗人的书房、隐居之地等。“数袁”可能指计数、盘点之意,暗示诗人在此地进行某种重要活动或思考。“平围册后尾联”则可能是指整理、记录或总结某段历史的尾声。
  6. 《已矣诸老绝笔,勉哉吾子著鞭》:这首诗表达了对前辈学者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望。“已矣诸老绝笔”意味着许多前辈学者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著作,成为了后世的宝贵遗产。“勉哉吾子著鞭”则希望年轻的学者能够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继续传承和发展学问。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学术界未来发展的期望。

刘克庄的《六言三首》不仅展现了他对个人生活境遇的关注,更通过对时代的观察与反思,表达了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理想。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