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瀑泉寺

日夕寻未遍,古木寺高低。
粉壁犹遮岭,朱楼尚隔溪。
厨窗通涧鼠,殿迹立山鸡。
更有无人处,明朝独向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瀑泉寺》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瀑布飞泉、古木参天和寺庙的建筑特点,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之美。以下将具体介绍文学作品《游瀑泉寺》:

  1. 作者介绍:于鹄(736年—780年),字延举,京兆人。他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尤以五言诗见长。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实而不失韵味,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于鹄的生平与创作活动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和文化传统的热爱。

  2. 诗歌原文:日夕寻未遍,古木寺高低。粉壁犹遮岭,朱楼尚隔溪。厨窗通涧鼠,殿迹立山鸡。更有无人处,明朝独向西。

  3. 诗歌赏析:在这首诗中,作者于鹄通过对“瀑泉寺”的细致观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情感。诗中的“日夕寻未遍”表达了诗人对瀑布和寺庙的深切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同时,诗中通过“古木寺高低”、“粉壁犹遮岭”等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特别是最后两句,“更有无人处,明朝独向西”,更是将诗人独自面对大自然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

《游瀑泉寺》不仅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跨越时空,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