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宿翠微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翠微寺》赏析
晚唐时期,诗坛风起云涌。马戴以其精湛的诗歌技艺和深刻的情感表达,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宿翠微寺》。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在《宿翠微寺》中,马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写道:“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翠微寺周围的自然环境,更通过“处处”、“鸟归”等字眼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令人仿佛置身于那幽深的山林之间,感受到那份超然物外的自由。
诗人以僧人为媒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在诗的后半部分,“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两句,通过对月色、泉水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和内心的平和。这种从喧嚣尘世中寻找到的内心宁静,正是晚唐诗人面对时代动荡不安时的一种心理寄托。
《宿翠微寺》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那个时期社会风貌的艺术再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更能深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