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秋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花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寄西楼淡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轻烟迷蒙江天寥廓,一缕夕阳的馀光,在林梢处暂歇,宛如玩弄暮色。晚蝉的叫声悲凉呜咽。捣衣砧敲出秋声秋韵,井边处飘下梧桐的枯叶。我站在梧桐树下,任凭凉露沾湿衣鞋,采来一枝芦花,不时吟咏这白茫茫的芦花似雪。感叹与她轻易离别,满腔的幽怨和哀痛,只有台阶下的蟋蟀替我诉说。

客居中吟咏着秋天,只觉得心情寒怯。我长歌当哭,暗中竟把玉壶敲缺。如同夏日的团扇已被捐弃抛撇,如同鲜艳的荷花枯萎凋谢,一切芳景都已消歇。我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独立,心中无比怨恨,白白虚度了这清凉的时节。远处传来箫声悲咽,是谁在凭倚西楼侧耳倾听,身上披着一层淡月。

介绍

此词为客旅临安,感秋伤怀之作。上阕写景伤别。「烟水阔」五句写词人黄昏伫望之景,以宏大的笔势展现了一幅烟云浩渺,秋水辽阔,高林蔽日的苍茫空远的秋景。「碧砧度韵」由物及人、写出临安妇女寒夜捣衣,令人联想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感人情景,曲写出对家乡妻子的怀念。「叹轻别」三句,借物传情,借蟋蟀悲凄的啼叫传达满怀幽怨。下阕写客思怨恨。「客思」二句以「客思」、「怨歌」总上挽下,申发「幽事」之恨怨。「恨最恨」以两「恨」字揭示出人生巨恨深痛乃在遭到闲弃!堪称辞情哀绝。最后以「箫咽」之凄切,月夜之寄情,营构悠远的意境,留给读者凄寂无穷的馀韵。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此词「精金百炼,既雄秀,又婉雅」。

注解

玉京秋:词牌名。周密自度曲,属夹鐘羽调,词咏调名本意。

长安:此处借指南宋都城临安。

夹鐘羽:一种律调。

一解:一阕。

「晚蜩凄切」句: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蜩,蝉。

「碧砧度韵」句:有青苔的石砧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井旁落满枯黄的桐叶。

银床:井上辘轳架。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作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庾肩吾《九日传宴》诗:「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

凉花:指菊花、芦花等秋日开放的花,此地係指芦花。唐·陆龟蒙《早秋》诗:「早藕擎霜节,凉花束紫梢。」

秋雪:指芦花,即所采之凉花。

砌蛩:台阶下的蟋蟀。

吟商:吟咏秋天。商,五音之一,《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

琼壶暗缺:敲玉壶为节拍,使壶口损缺。

翠扇恩疏:由于天凉,主人已捐弃扇子。

「红花香褪」句:古代女子有赠衣给情人以为表记的习俗;屈原《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楚箫咽:相传为李白所写《忆秦娥》词:「箫声咽,秦娥楚断秦楼月。」

谁倚:各本作「谁寄」,此从《词综·卷十九》、知不足斋丛书本《蘋洲渔笛谱》。

赏析

淸·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此词精金百炼,既雄秀,又婉雅。几欲空绝古今,一「暗」字,其恨在骨。

淸·谭献《谭评词辨》:南渡词境高处,往往出于淸真。「玉骨」二句,髀肉之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