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祠盟记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馀战。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
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河朔岳飞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自中原地区混乱动荡以来,异民族相继入侵。我从河北相州立志發愤,年纪轻轻就投于军队,经历了二百多次战斗,虽然未能攻入边远的领域,扫荡敌人的巢穴,却也为雪洗了国仇的万分之一而痛快。如今又率领一支孤军,从宜兴奋勇起兵。在收復建康的战役中,一举击败了敌人,只恨未能使其匹马不回罢了。

所以暂且休整部队,养精蓄锐等待敌人再来。接着即将激励部队,期望再战立功,向北越过沙漠,在敌国的朝廷上杀得敌人血流遍地,把异族侵略者全杀光,(然後)迎接二位皇帝回到京城的宫殿,收復失去的疆土,向朝廷呈上户籍册和疆域图,使朝廷不再忧虑,使皇上能够安宁地睡觉,这就是我的愿望啊。河朔岳飞题。

介绍

《五岳祠盟记》是岳飞在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败金兵、收復建康(今江苏南京)後,于宜兴所作的题壁誓词(盟记)。

文中先言自己从军抗金经历,再表自己剿灭金人、迎还二帝的志愿。作者无意为文,直言其事,直抒胸臆,个性、人格、抱负真切可感,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前段句式与语气的退而又进,形成跌宕的效果,蓄势而下,後段以四言短句为主,在快节奏中可见其情其愿,有巨大的感染力。

注解

板荡:《诗经·大雅》咏周厉王暴虐无道的二篇,分别名为《板》、《荡》,後二字连称以指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夷狄:指少数民族,古称东方为夷,北方为狄,此系泛指。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相台:即相州,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曹操曾在此建铜雀台,故称相台。

总发:束聚头发,指刚成年。古时男子年二十束发加冠,以示成年。岳飞二十从军,故有此说。

夷荒:此指金国,因在今东北地区,故有此说。

“亦且快国雠之万一”句:总算是也报了国仇的万分之一。雠,通“仇”。

振起宜兴:《宋史·岳飞传》:“建炎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指收復建康的战役是从宜兴开始的。宜兴今属江苏。

恨:可惜。

未能使:即“未能使敌”,省去“敌”字。

嗣(sì):接着,随後。

功期再战:期望在下次战役中立功。

喋血:踏着血迹,指冒死冲锋。

虏廷:指金国国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附近)。

蹀(dié)血虏廷:捣毁敌人的老巢。

二圣:指被金兵掳去的宋徽宗、宋钦宗父子。

版图:户籍册和疆域图。

虞:忧虑。

奠枕:安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