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井喻氏岁寒山居

蕨平处士居山日,手种青松一万根。
岁月渐深枝尽偃,雪霜虽厚叶仍繁。
本营胜概逃轩冕,更结清风遗子孙。
寄语后人须爱护,莫教空有令名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陵井喻氏岁寒山居》是宋代诗人文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之一。接下来将简要地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蕨平处士居山日,手种青松一万根。
    岁月惭深枝尽偃,雪霜虽厚叶仍繁。
    本宫胜概逃轩冕,更结清风遗子孙。
    寄语后人须爱护,莫教空有令名存。

  2. 诗歌赏析

  • 自然描绘:诗中的“手种青松一万根”不仅展示了作者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深敬意和热爱。
  • 哲理思考: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比“岁月惭深枝尽偃”与“雪霜虽厚叶仍繁”,暗示了生命的坚韧和时间的无情。
  • 文化传承:“本宫胜概逃轩冕,更结清风遗子孙。”这两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视。他希望后代能够珍惜和保护这些文化财富。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文同与苏轼为表兄弟,以学名世,擅长诗文书画,深受文彦博、司马光等人的赏识。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诗歌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运用。在这样的背景下,《陵井喻氏岁寒山居》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陵井喻氏岁寒山居》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优秀诗歌,更是一篇富有哲理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考,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