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叶青青花片红,剪裁无巧似春风。
谁将叶作花颜色,更与春风迥不同。
雁来红
介绍
《雁来红》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作。
《雁来红》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杨万里作为南宋时期的杰出爱国诗人,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能深入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而且能够感受到中华诗词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相关推荐
注释:这是一幅画,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画面上,叶子是青绿的,花朵却是红艳的,仿佛是春风在剪裁出这些美丽的色彩。但是,这些叶子并不是被剪裁出来的,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所以,这里的“剪裁”并非指人为的修饰,而是对自然的赞美。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通过对比手法,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注释: 秋意渐浓,山中的篱笆上,红色的叶子正盛开,但老天却误以为是花朵。我不知道如今的宋玉,他如今的情况如何,只有当雁群到来时,才感受到那刺骨的寒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红叶以喻人,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四句,每句七字,结构严谨,音韵和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秋入山篱叶正丹”,是说深秋时节,山中篱笆上的红花(枫叶)一片丹红,美丽动人。“正”字说明不是偶然
【注释】眩碧成朱:形容红得发紫。被眼瞒:遮住人的眼睛。分明:确实如此,显然。道人:指陶弘景的弟子。只与窗前草一般:只和窗前的草一样。 【赏析】这是一首咏菊诗。菊花在秋天盛开,色彩艳丽,清香扑鼻。诗人从菊花的颜色、香味以及与窗前草的相似性三方面入手描写了菊花的形色香,表现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眩碧成朱被眼瞒”,这一句是说,菊花的颜色鲜艳如同被染上紫色,让人的眼睛都看花了,好像被蒙住了似的
雁来红 雁来时,红花已自红。 非花非叶艳茸茸,雁未来时已自红。 多似锦衣明昼绣,好同旌节种秋风。 鸡冠粗俗难争长,金凤低徊漫作丛。 谁道后庭遗恨曲,龙蟠王气正豪雄。 注释: 1. 雁来时,红花已自红:形容花朵在秋天到来之前就已经绽放。 2. 非花非叶艳茸茸,雁未来时已自红:这里的“非花非叶”是指花朵不是真正的花和叶子,而是其他植物的叶子或枝条,因为秋天到来前就已经开始变红。 3.
雁来红 开了元无雁,看来不是花。 若为黄更紫,乃借叶为葩。 藜苋真何择,鸡冠却较差。 未应犀菊辈,赤脚也容它。 注释:雁来红是一种植物,它的叶子是红色的,花朵像小鸡冠一样,形状独特。这种植物没有雁来红这个名字,所以叫雁来红。它的叶子并不是黄色或紫色的,而是红色的。这种植物的叶子和鸡冠的形状相似,所以说“乃借叶为葩”。藜苋和鸡冠的颜色不同,但是它们都是植物,所以藜苋也可以称为“鸡冠”
【注释】 雁来:指书信,雁字。 红叶:指晚秋的树叶变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往妻子的家书。 “夜夜灯花巧胜裁,家书准拟傍秋开。” 这句的意思是说,在每一个夜晚,我都会细心地剪下窗前那些盛开的灯花,以期这些灯花的繁茂能预兆着秋天的到来。“准拟”意为预计,“傍秋”指接近秋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秋日的期待之情。 “雁来红叶都红了,目断西风雁不来。”这句的意思是说,当秋天来临之际
诗句原文 东朝一书成百战,上林一书旌节返。 谁传骄子一函书?人不如禽知虑远。 自从燕灭秦晋亡,是非直到空中雁。 苏郎寒绝雁来红,脚下胡姬残彩线。 愿燕在北秦在西,雁去雁来无是非。 注释解释: - 东朝: 古代指朝廷或国家,此处可能指某位朝廷官员或皇帝的书信。 - 旌节: 古代用于表彰功绩或地位的旗帜和符节。 - 谁传: 表示疑问,询问是谁将信件传给了某人。 - 骄子: 形容人骄傲自大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概括。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雁来红”即《秋夕》,作者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 【答案】 雁来红 朔雁南来塞草秋,未霜红叶已先抽。绿珠宴罢归金谷,七尺珊瑚夜不收。 译文:大雁归来时,塞外的秋天已经来临,还未到霜降的时节,红叶就已经提前抽出了枝头
雁来红 上林缯缴亚枝低,下国烟花晚更迷。 女草逢人应绝艳,宾鸿背日不闻嘶。 候残星火虚躔鸟,书度燕支恨牧羝。 最是鴂鸣芳易歇,朱颜终觉负春闺。 注释: 1. 上林缯缴(zhēn zhuó)亚枝低:上林的丝织物在低垂时的样子。缯缴,丝质绳索。 2. 下国烟花晚更迷:指远离京城的人到了晚上更加迷失方向。烟花,指夜晚的美丽景色。 3. 女草逢人应绝艳:女子的草花遇到人会显得格外美丽。 4.
雁来红 晨立遥闻过羽翰,一茎柔欲上阑干。 美人抱艳因何暮,鸿鹄为心亦是丹。 相对老予惭鬓色,共将秋思入云端。 垂情不怯清霜重,娇拟凌风舞七盘。 注释: 1. 晨立遥闻过羽翰:早晨站在高处远远地听到雁群的鸣叫声。 2. 一茎柔欲上阑干:一根柔弱的茎叶似乎要攀爬到栏杆上。 3. 美人抱艳:美女抱着鲜艳的颜色。 4. 暮:傍晚。 5. 鸿鹄为心亦是丹:大雁的心就像红宝石一样。 6. 相对老予惭鬓色
雁来红 秋入闲阶物色奇,轻红忽见雁来时。 未霜乌臼惊欢变,无路榆关恨信迟。 才子多情看写叶,佳人啼箸有颦眉。 西风莫畏朱颜老,潦落空怜宋玉悲。 注释: - 秋入闲阶物色奇:秋天进入闲静的阶地,万物的颜色都显得不同寻常。 - 轻红忽见雁来时:忽然看到了飞来的大雁,带来了一丝轻盈的红色。 - 未霜乌臼惊欢变:在没有结霜的乌鸦臼中,喜悦之情被打破了。 - 无路榆关恨信迟:没有办法到达榆关(古代边塞)
注释: 雁来红,即指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 雁影空阶八月天,一枝红紫赛春前。 雁影落在空荡的台阶上,八月份的天空下,映山红花独自盛开,其艳丽程度胜过春天的花朵。 朱颜老去犹如此,惨绿当时是少年。 朱颜(指美丽的容颜)虽然已经逝去,但如今依然如此;而当年那群年轻人,如今已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杜鹃花的七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 首句“雁影空阶八月天”
注释: 雁来红:一种红色的花卉,也指红色的菊花。 三年长剑倚天东,手种扶桑映日红。 三年:形容时间之久,三年之后,手中长剑倚靠天边的东方。 手种扶桑:在天边种植的扶桑树,象征着坚强和希望。 映日红:指扶桑树在阳光下的颜色,鲜艳夺目。 数遍园中闲草木,独将心事托飞鸿。 数遍:多次,表示思念之情不断加深。 园中闲草木:园中的花草树木,象征着生命的繁华与凋零。 独将心事托飞鸿:将心事寄托给飞过的大雁
雁来红 已著西风又着霜,耐寒犹作女儿妆。 潇湘云水人何处,草草题红字一行。 注释: 雁来红(又名“女客红”,是杜鹃的别名) 西风、霜:都是天气转冷的象征,这里指秋末冬初的气候条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内心的孤独。 女儿妆:古代女子化妆的一种形式,通常用脂粉等化妆品修饰容颜,使容颜更加娇艳动人。这里借指女子的妆容,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潇湘云水:潇湘二水,指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