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缯缴亚枝低,下国烟花晚更迷。
女草逢人应绝艳,宾鸿背日不闻嘶。
候残星火虚躔鸟,书度燕支恨牧羝。
最是鴂鸣芳易歇,朱颜终觉负春闺。
雁来红
上林缯缴亚枝低,下国烟花晚更迷。
女草逢人应绝艳,宾鸿背日不闻嘶。
候残星火虚躔鸟,书度燕支恨牧羝。
最是鴂鸣芳易歇,朱颜终觉负春闺。
注释:
- 上林缯缴(zhēn zhuó)亚枝低:上林的丝织物在低垂时的样子。缯缴,丝质绳索。
- 下国烟花晚更迷:指远离京城的人到了晚上更加迷失方向。烟花,指夜晚的美丽景色。
- 女草逢人应绝艳:女子的草花遇到人会显得格外美丽。
- 宾鸿背日不闻嘶:鸿雁因为背对太阳而听不到叫声。
- 候残星火虚躔鸟:等候着天空中的星星逐渐消失直到看不见。虚,虚空。躔,星辰运行的轨迹。
- 书度燕支恨牧羝(dī):书信中寄托了对故乡燕地的思念和对放牧羊群生活的遗憾。
- 最是鴂鸣芳易歇:最令作者感到遗憾的是,春天的花朵总是很容易凋谢。鴂鸣,即“鸣蝉”,一种昆虫,古人以为其鸣声与杜鹃相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自然界中的一些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一种特定的自然景物,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首联“上林缯缴亚枝低,下国烟花晚更迷”描述了上林的丝织物在低垂时的样子以及远离京城的人到了晚上更加迷失方向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丝织品和夜晚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朦胧、迷茫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颔联“女草逢人应绝艳,宾鸿背日不闻嘶”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草花和鸿雁这两种不同的自然景物。其中,“女草逢人应绝艳”指的是女子的草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美丽,“宾鸿背日不闻嘶”则形容鸿雁因为背对太阳而听不到叫声。这两句通过对这两种不同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自然景物的独特性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些景物的欣赏和留恋之情。
颈联“候残星火虚躔鸟,书度燕支恨牧羝”则是通过观察星星的逐渐消失和书信的内容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其中,“候残星火虚躔鸟”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的星光逐渐消失直到看不见的情景;而“书度燕支恨牧羝”则借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表达了对故乡燕地的思念和对放牧羊群生活的遗憾。这两句通过对天文和地理景观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尾联“最是鴂鸣芳易歇,朱颜终觉负春闺”则是对全诗主旨的总结和升华。其中,“最是鴂鸣芳易歇”指的是最令诗人感到遗憾的是春天的花朵总是很容易凋谢;而“朱颜终觉负春闺”则是指虽然拥有如花的容貌,但最终却无法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这两句通过对春天花卉和容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