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属时危,朝野色枯槁。
倚君金华省,不在相逢早。
拜相第五十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拜相第五十五》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背景:这首诗作于文天祥被贬为吉阳军判官时。文天祥,字介甫,号延华子,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英雄,因坚持抗元斗争和民族大义,被朝廷以“谋反”之罪逮捕,最终壮烈牺牲。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失望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意解析:《拜相第五十五》中,诗人首先写道:“我来属时危”,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国家的危机时,感到自己如同被时代抛弃的个体,无力回天。接着,“朝野色枯槁”描绘了当时政治腐败、社会萧条的景象。最后两句“倚君金华省,不在相逢早”则流露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无奈,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悲观情绪,也透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深刻思考。
艺术特色:《拜相第五十五》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时代的悲剧和个人的悲情。其情感深沉而真挚,既有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文学才能。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和个人的抗争精神。
《拜相第五十五》不仅是文天祥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动荡历史的真实反映,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文天祥作为一位伟大文人和英雄人物的历史地位及其不朽的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