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州第五十九

万里长江边,去国同王粲。
青山意不尽,皇天照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真州第五十九》是宋朝文天祥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文天祥:文天祥,字天祥,又字履善,号文山,江西吉水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爱国诗人,因其忠诚与坚贞不屈的精神而被后世广为传颂。文天祥于宝祐四年(1256年)考中状元,后曾历任多个要职,包括右丞相等重要职务。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反对元朝入侵,最终在五坡岭被俘后宁死不屈,在柴市从容就义,其事迹成为中国历史上忠贞不渝的象征。
  1. 诗句原文
  • 万里长江边,去国同目粲。
  • 青山意不尽,皇天照嗟叹。
  1. 诗意解析
  • 万里长江边:描绘了文天祥身处异地,面对万里长江的辽阔与壮美景象,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 去国同目粲:表达了离开故土时的不舍和迷茫,眼睛因远离故乡而变得明亮。这里的“粲”形容眼中含泪但光彩夺目的情景。
  • 青山意不尽:通过描写青山的连绵不断,表达出对家乡山川的眷恋之情,以及内心的无尽思绪。
  • 皇天照嗟叹: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元军入侵的愤慨,同时感叹自己无力回天。

《至真州第五十九》不仅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文天祥一生政治理想和个人品格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深入理解这位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与精神,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所占据的独特地位。文天祥的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