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逢重九,登临不惮遥。
弟兄同把酒,行乐兴飘飘。
九日寄昌龄弟
介绍
《九日寄昌龄弟》是宋代著名诗人王十朋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任礼部尚书等职,为官正直,关心民生,其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诗歌原文:
忆昔逢重九,登临不惮遥。
弟兄同把酒,行乐兴飘飘。
去岁重阳日,吾亲窀穸期。
东篱自黄菊,泪眼可曾知。
此日黄花酒,深期酌弟兄。
谁知有离别,西望不胜情。
我有茱萸沜,遥同辋川底。
登高少一人,又是王家弟。
嘉节苦难遇,故山随俗登。
未能如郑谷,一榻对高僧。
白石登山客,新诗句必豪。
宁容杜陵老,独步玉山高。
我思雁荡游,欲与雁行去。
羽翼本天生,谁令分两处。
乐事苦无多,良辰岂长见。
明年缀席时,要使茱萸遍。
庭前有晚菊,青蕊未堪插。
开日即重阳,归来酒同呷。
载酒觞黄菊,登山臂紫茱。
重修汝南事,灾厄自今无。
老去悲秋甚,兴来聊自娱。
明年知健否,子细看茱萸。
穷途嗟我衰,中岁伤儿夭。
兄弟止三人,尊前岂宜少。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重阳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的深情怀念。诗中不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对菊花、茱萸的描绘,以及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刻仍保持着乐观态度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情感,既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重阳节有关。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九日庆祝,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饮酒赏月,以示对生活的喜爱和对未来的期望。王十朋的这组五言绝句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重阳节的热爱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思念。
王十朋的《九日寄昌龄弟》不仅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真实记录,也是对友情、家庭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