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松却烦暑,梳竹来清风。
顽然七尺躯,寄此微凉中。
高枕傲有道,深杯醉无功。
山林有馀乐,此兴谁吾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架松却烦暑,梳竹来清风。
顽然七尺躯,寄此微凉中。
高枕傲有道,深杯醉无功。
山林有馀乐,此兴谁吾同。
。
《纳凉偶成》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炎暑忽已退,秋声来复新。
清风入扇子,明月在窗前。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即将结束、秋天到来时的景象。诗中通过”炎暑忽已退”和”秋声来复新”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凉爽与宁静。接着,诗人以细腻的语言描述了清风拂过扇子带来清凉的感觉以及明月照在窗前的美好夜晚,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恬静之美。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微变化的关注和喜爱之情。通过”炎暑忽已退”与”秋声来复新”这一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从炎热到凉爽的变化过程,并以清风明月作为结尾,突出了秋天夜晚的美好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