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松却烦暑,梳竹来清风。
顽然七尺躯,寄此微凉中。
高枕傲有道,深杯醉无功。
山林有馀乐,此兴谁吾同。
【注释】
纳凉:乘凉。
偶成:偶然写成,即随兴而写。
七尺躯:指自己的身体。七尺,古时以七尺为一丈,形容身材高大。
高枕:枕头高。傲有道:自视甚高,认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如此。傲,傲慢;有道,有道德。
深杯:指大酒杯。醉无功:醉后不能有所作为。
此兴:这种兴致。谁吾:何人与我。同:相同。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的大意是:乘着凉爽的天气,我偶然写出了这首诗,它表达了诗人寄情于山水之中,享受山林的乐趣的情怀。
首句“架松却烦暑,梳竹来清风”,写的是乘凉避暑的情境。这里用了一个“架”字,一个“梳”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乘凉时的动作,同时也暗示了夏日的炎热。
第二句“顽然七尺躯,寄此微凉中。”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里的“七尺躯”,指的是自己的身躯,也就是自己的身体,而“微凉中”,则是诗人在乘凉的环境中感到的一种清凉。
第三句“高枕傲有道,深杯醉无功。”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这里的“高枕”和“深杯”,分别指的是高枕无忧地生活和饮酒无度的行为,而“傲有道”和“醉无功”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否定和批评。
最后一句“山林有馀乐,此兴谁吾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追求。这里的“山林”是指山间林中的美好景色,而“此兴谁吾同”,则是诗人对于是否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共享这种美景的疑问。
这首古诗通过对乘凉、避暑、高枕、酒饮等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