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其一十三清香莲

十里西湖,淡妆浓抹如西子。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
记得曾游,短棹红云里。聊相拟。一盆池水。十里西湖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其一十三清香莲》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词,通过对西湖美景及其中一盆清香的莲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以下是对该词的介绍:

  1. 诗词原文与鉴赏
  • 原文:十里西湖,淡妆浓抹如西子。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记得曾游,短棹红云里。聊相拟。一盆池水。十里西湖似。
  • 译文:西湖周围的风景宛如一位穿着淡妆浓抹的西施,荷花点缀在清澈的水面上,散发出清新而迷人的香气。曾经游玩于红云之中,此刻只能以一盆池塘中的水来比喻那如画的西湖。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生于南宋时期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南宋时期的政治家、诗人,以其政治才能和政治贡献受到宋高宗的赞誉。
  • 创作时间:此作创作于王十朋任秘书郎期间或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后。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诗中通过对西湖美景及其中莲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平静。
  • 语言风格:王十朋的语言质朴而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1. 文化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诗词作品,王十朋的《点绛唇·其一十三清香莲》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文学的珍贵资料。
  • 审美意义:诗中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对于现代人追求自然和环保具有启示作用。

王十朋的《点绛唇·其一十三清香莲》不仅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词,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它让人们得以穿越时空,感受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欣赏这首词,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