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螯肉甚美,由美得烹燔。
壳以无味弃,弃之能久存。
予尝怜其肉,柔弱甘咀吞。
又尝怪其壳,有功不见论。
醉客快一啖,散投墙壁根。
宁能为收拾,持用讯医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车螯肉甚美,由美得烹燔。
壳以无味弃,弃之能久存。
予尝怜其肉,柔弱甘咀吞。
又尝怪其壳,有功不见论。
醉客快一啖,散投墙壁根。
宁能为收拾,持用讯医门。
车螯二首是宋朝诗人王安石创作的诗作。
王安石(1021年6月25日—1086年4月23日),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东坡居士等。他出生于抚州临川区上池里洋村,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大诗人。在文学创作方面,王安石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短篇绝句,其诗作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语言精炼而富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