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甫归饮

无田士相吊,亦以废燕乐。
我官虽在朝,得饮乃不数。
诗书向墙户,宾至无杯杓。
空取上古言,酬之等糟粕。
有如扬子云,岁晚天禄阁。
但无载酒人,识字真未博。
叔兮归自东,一笑堂上酌。
绪馀不及客,儿女聊相酢。
高谈非世欢,自慰亦不恶。
寄言繁华子,此趣由来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平甫归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之一,展现了其深刻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还是一位改革家。他的生平经历了多次政治变动,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改革。

  2. 诗歌原文:《平甫归饮》全文如下:
    无田士相吊,亦以废燕乐。我官虽在朝,得饮乃不数。诗书向墙户,宾至无杯杓。空取上古言,酬之等糟粕。有如扬子云,岁晚天禄阁。但无载酒人,识字真未博。叔兮归自东,一笑堂上酌。绪余不及客,儿女聊相酢。高谈非世欢,自慰亦不恶。寄言繁华子,此趣由来各。

  3. 诗歌解析:王安石的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个人生活的感慨。诗中“无田士相吊”意味着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而“亦以废燕乐”则暗示了社会的颓废和享乐主义的盛行。

  4. 文学价值:作为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平甫归饮》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深邃的思想。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平甫归饮》不仅是王安石个人情感的真实记录,也是其时代背景的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安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