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峡山寺

庾岭分来峙两山,夹山成峡水成湾。
上林下石森双障,南海西江屹一关。
水若龙藏涵碧色,山如虎伏出苍颜。
人来人往消何许,谁似山长与水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过峡山寺》

《过峡山寺》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包恢的作品,其内容深刻而富有哲理。该文通过描绘峡谷中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过峡山寺》。

  1. 作者简介
  • 包恢,字子厚,号静山居士,宋朝时期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尤其擅长写诗作赋。他的文学作品多以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为主,其中尤以描写山水景色最为出色。
  1. 原文与译文
  • 原文:庚岭分来峙两山,夹山成峡水万湾。上林下石森双障,南海西江屹一关。水若龙藏涵碧色,山如虎伏出苍颜。人来人往消何许,谁似山长与水閒。
  • 译文:两座山峰从庾岭两侧对峙而来,形成了狭窄的水峡,两岸峭壁耸立,河水环绕其间。山上林木繁茂,石质坚固,形成天然屏障;西南方的江水中,有一座雄伟的关口矗立。水面清澈如同龙藏于深渊中,山色苍翠如同猛虎潜伏。行人络绎不绝,不知通向何处,只有这连绵不断的山脉和流淌不息的江水,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1. 作品赏析
  • 此诗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
  • 诗句“南海南江屹一关”不仅描述了地理上的壮观,也隐喻了诗人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的每一处描写都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神秘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力量。
  1. 写作背景
  • 此诗创作于宋朝,具体年代不详。据历史记载,宋朝时期,国家相对稳定,文人墨客得以充分展现才华,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包恢的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当时文化氛围的一种反映。

《过峡山寺》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篇表现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作品。它让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古人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