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写神丘照堂

尝观孝子图,画子事母事。
闻君画最工,事母孝亦至。
人称汝画奇,未知事母慈。
我今为拈出,欲以励孝思。
画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
方寸不可乱,昭昭在心明。
画到精一处,人人定相如。
但疑心本一,奚为面差殊。
我心犹赤子,我貌极老衰。
君虽欲画我,安能作婴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写神丘照堂》是宋代诗人包恢的诗作之一,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重视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尝观孝子图,画子事母事。
    闻君画最工,事母孝亦至。
    人称汝画奇,未知事母慈。
    我今为拈出,欲以励孝思。
    画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
    方寸不可乱,昭昭在心明。
    画到精一处,人人定相如。
    但疑心本一,奚为面差殊。
    我心犹赤子,我貌极老衰。
    君虽欲画我,安能作婴儿。

  2.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孝顺母亲的图画,引出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看法。作者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在于外表的装饰,而在于内心的真诚和善良。通过这首诗,包恢表达了他对孝道的尊重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达了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家庭、孝敬父母的真挚情感。

  3. 诗歌背景:《赠写神丘照堂》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代,这一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文人士大夫对于艺术的追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包恢作为当时的一位文人,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体现了他的个人修养和价值追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4. 诗歌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孝道和艺术创作的关系。《赠写神丘照堂》通过赞美一个能够将孝心融入画作的人,表达了对这种美德的赞扬和推崇。同时,诗中也提醒人们在追求艺术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心的善良和家庭的温暖。

  5. 诗歌风格: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孝子图的描述和对画作的评价,展现了包恢对孝道的理解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态度。他的诗歌充满了哲理,既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深厚的人文关怀。

  6. 诗歌影响:《赠写神丘照堂》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是包恢个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宋代文人诗词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墨客,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赠写神丘照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情怀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包恢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道德和文化传统的深刻洞察。这首诗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孝道和艺术创作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