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忠斋山茨

身何止不获,其背谁得窥。
心何存不测,其乡孰能知。
身心尚无迹,屋庐更何即。
变动元不居,问君欲奚适。
放之弥太虚,宇宙总我庐。
收之付野草,山茨敛吾居。
宇宙非穷大,山茨岂云细。
身心非以形,随寓靡有异。
此道淡不厌,淡中味何穷。
万物孰能动,真乐此室中。
或疑天下儒,久游蓬莱岛。
岂伊素草茅,但以盖茅好。
达者舍此谁,若将终身茨。
仁宅本同归,问舍非自私。
宇宙浩如许,藏用如谨独。
山固屹不移,茨敝当再覆。
覆可久自娱,庭草听自如。
茅茨或不剪,古圣兴不殊。
乐山见仁人,如茨看荣贵。
此屋虽似卑,谁识最高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忠斋山茨》是宋代诗人包恢所作的一首诗。包恢,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是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也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身何止不获,其背谁得窥。
    心何存不测,其乡孰能知。
    身主尚无迹,屋庐更何即。
    变动元不居,问君欲奚适。
    放之弥太虚,宇宙总我庐。
    收之付野草,山茨敛吾居。
    宇宙非穷大,山茨岂云细。
    身心非以形,随寓靡有异。
    此道淡不厌,淡中味何穷。
    万物孰能动,真乐此室中。
    或疑天下儒,久游蓬莱岛。
    岂伊素草
  2. 诗词解析
  • 诗的首句“身何止不获”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
  • “其背谁得窥”进一步揭示了内心的隐秘和外界无法理解的孤独感;
  • “身主尚无迹”则反映了作者追求简朴生活的理念,认为真正的主人翁并不追求物质的积累;
  • “屋庐更何即”表达了对世俗居住之所的超脱,认为住所可以随意变换,无需刻意寻求;
  • “变动元不居”意味着一切变化都是自然的存在,不应强求;
  •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宇宙”与“山茨”,强调了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以及在淡泊名利中寻找真正快乐的生活态度。

包恢的这首《留忠斋山茨》不仅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后世学者的称赞,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