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日真能永,微风亦自凉。
故应便北户,何敢厌东墙。
汲水聊为戏,翻书却未忙。
平生闲与懒,并觉味兼长。
观化堂编校旧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化堂编校旧书》是一首宋代诗人叶梦得创作的五言律诗。《观化堂编校旧书》不仅是对个人经历和感悟的抒发,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知识的热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观化堂编校旧书》:
作者简介:叶梦得(约1077年-约1127年),字少蕴,号石林,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苏州吴县,是宋代著名词人叶适之子。叶梦得的一生可谓多才多艺,他在政治生涯中曾历任翰林学士、江东安抚制置大使等职,并积极参与到抗金战事中。
创作背景:《观化堂编校旧书》的创作背景与叶梦得晚年的生活紧密相关。在经历了政治风波和个人挫折后,叶梦得退居家乡,致力于文化事业。在这一时期,他不仅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选择,也开始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整理和传承。因此,这首作品可能是叶梦得对自己过去岁月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和执着。
内容解读:《观化堂编校旧书》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叶梦得对于书籍和学问的深厚情感。诗中“翰墨他生业,山林晚岁心”两句表达了他对文字工作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展现了从官场到山林的转变,以及从中学到的深刻体会。
《观化堂编校旧书》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生活的一种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宋代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